十年來基礎測繪能力顯著提升,地理信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
發布時間:
2023-02-01
2022年9月19日,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介紹新時代自然資源事業的發展與成就有關情況。發布會介紹,十年來,我國基礎測繪能力顯著提升,地理信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,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,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。
一是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。修訂了《測繪法》《地圖管理條例》等法律法規,確立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服務經濟建設、國防建設、社會發展、生態保護和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工作定位。編制實施了《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(2015-2030年)》等,形成了新型測繪體系建設、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戰略轉型、地理信息產業和行業健康發展、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服務的工作新格局。
二是基礎測繪數據獲取和保障能力持續提升。我國國產衛星遙感數據獲取能力顯著提高,十年間,國產高分辨率影像數據獲取實現了零的突破。目前,僅自然資源部作為牽頭主用戶的國產在軌衛星就達到了25顆,實現了對全部陸地國土2米分辨率影像季度全覆蓋,亞米分辨率影像年度全覆蓋。建成了時空數據庫、新一代全國數字高程模型、實景三維中國和時空大數據平臺等,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統一的時空數據基礎底板。
三是測繪地理信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。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有力支撐了經濟普查、國土調查、污染源普查、人口普查等重大國情國力調查,有力推動了政府治理數字化改革。基于地理位置、導航定位的空間數據服務,有力促進了現代物流、自動駕駛、共享經濟等新產業快速發展。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1500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7500多億元,十年間增長了4倍。應急測繪保障為核實災情、精準組織救援提供及時、可靠的地理位置,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相關新聞